鲁迅写的诗四言绝句
〖A〗、鲁迅其他诗文:《自嘲》 (1932年)运交华盖欲何求?未敢翻身已碰头。破帽遮颜过闹市,漏船载酒泛中流。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他冬夏与春秋。《庚子送灶即事》(1901年)只鸡胶牙糖,典衣供瓣香。家中无长物,岂独少黄羊。
〖B〗、鲁迅诗全集,如下(共六十一首): 自嘲(1932年) 运交华盖欲何求?未敢翻身已碰头。 破帽遮颜过闹市,漏船载酒泛中流。 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 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他冬夏与春秋。 别诸弟三首--庚子二月(1900年) 谋生无奈日奔驰,有弟偏教各别离。 最是令人凄绝处,孤檠长夜雨来时。
〖C〗、《观沧海》里没有描写雪景的句子。《观沧海》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,从“秋风萧瑟”一句可见是秋景,所以没有写到冬天的雪景。诗中写秋景的句子是:“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”。《观沧海》全诗: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
〖D〗、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。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译文: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,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。海水波涛激荡,海中山岛罗列,高耸挺立。
〖E〗、包括古诗、楚辞、乐府诗等,不讲对仗,押韵较自由。例子:《观沧海》,全诗以四言为主,展现了曹操的壮志豪情。近体诗: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,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,对字数、句数、平仄、用韵等有严格规定。例子:《次北固山下》,五言律诗,描绘了诗人行舟江上的所见所感。
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的特点是以四言为主
汉乐府诗歌的特点如下:语言朴实自然 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口语, 亲切朴素, 叙事同抒情结合, 感情真摰动人。如《孤儿行》写孤儿受兄嫂虐待, 诗句虽参差不齐, 而情与境会, 孤儿口状心计之状, 活现笔端。诗句句式长短不一, 二至八言都有,有句式整齐的齐言诗, 也有错综参差的杂言诗。
查看答案解析 【正确答案】 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突破了《诗经》以四言为主的格局,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。杂言长短不拘,表现灵活;五言虽只比《诗经》增加了一个字,但音节单双配合,节奏、韵律富于变化,又增加了表现的容量。
【答案解析】 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突破了《诗经》以四言为主的格局,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。《东门行》是以杂言为主。参见教材P140、142。
叙事性强:汉乐府民歌以叙事为主,善于剪裁和安排情节。这些诗歌通常描述一个场面或叙述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,在叙事上取得了突出成就。例如,《陌上桑》和《孔雀东南飞》等作品,都注重以人物关系构建叙事情节,以人物冲突推动情节发展。人物形象鲜明:汉乐府民歌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。
汉乐府民歌继承了《诗经》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,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叙事成分。它突破了《诗经》的四言格式,以杂言为主,并逐渐趋向五言。这一时期的民歌产生于辞赋和散文兴盛、文人诗相对消沉的时代,虽然数量不多,但却展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。
用生日快乐这四个字分别作为每一句诗的开头写一首四言小诗
晚间暖风吹欲睡,游子远航回。采得苏草配,美人抚泪,庆生庆尔归。
恭约桃花下,祝献一颗心,小小谁心愿,蓉蓉蓉开心,生结含羞草,日暖蓝田烟,快意风吹烛,乐享每一天。
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,就称为几言。按言分有四言诗、五言诗(简称五古)、七言诗(简称七古)、杂言诗(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)等。如《硕鼠》为四言诗,《石壕吏》、《饮酒》为五古,《琵琶行》为七古,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为杂言诗。 广义地说,楚辞和乐府诗也都可算作古体诗。
《四言杂字》《龙文鞭影》初、三集,都是四言。这虽然是训蒙书,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、所乐诵。古人有些话,本来够得上警句,可以成为成语。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,比较麻烦,也就只好把它放弃,作为引导语来用。
吉祥开头的四个字的成语只有2个:吉祥如意jí xiáng rú yì【解释】祥:祥瑞。 如意称心。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。 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:“再休想吉祥如意,多管是你恶限临逼。”【结构】联合式。 【用法】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实民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shahuxue.com/adsq/202509-215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实民号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!
本文概览:鲁迅写的诗四言绝句 〖A〗、鲁迅其他诗文:《自嘲》 (1932年)运交华盖欲何求?未敢翻身已碰头。破帽遮颜过闹市,漏船载酒泛中流。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他冬夏与春秋。《庚子送灶即事》(1901年)只鸡胶牙糖,典衣供瓣香。家中无长物,岂独少黄羊...
文章不错《疫情四言小诗/疫情四言小诗怎么写》内容很有帮助